动物遗传育种

  • 东北荷包猪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联分析(摘要)(英文)

    朱弘焱;赵颂;赵微;苏玉虹;

    [目的]分析荷包猪FUT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仔性能的关系,为荷包猪资源保存、品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提取猪耳组织DNA,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荷包猪FUT1的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基因型与产仔数的相关关系。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按基因计数法计算,并用χ2值检验基因型的观察值和期望值之间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构建单因素最小二乘模型:性状观察值=群体均值+基因型效应+随机残差效应,利用SPSS15.0软件的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基因型与产仔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用Hin6I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片段进行酶切,酶切后产生GG基因型(117bp和44bp);当307位点发生G→A突变后,由于酶切位点的丢失,Hin6I不能对其消化,形成AA基因型(161bp);当2个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AG基因型(161、117和44bp)。5种猪FUT1基因307位点的优势基因型为GG型,频率达79.71%。χ2适合性检验,发现该位点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将荷包猪FUT1基因M307基因型与1~5胎每个胎次的总产仔数进行相关分析,其中抗性纯合子AA型个体1~5各胎次产仔数均值均高于AG和GG型个体,且第3胎和第4胎的产仔数均值显著高于AG型和GG型个体(P<0.05)。[结论]荷包猪FUT1基因具有多态性;其基因频率与国外杜洛克猪基本一致,与国外长白、大白和两者杂交猪差别较大;AA基因型对产仔性能而言是有益基因型。

    2009年Z1期 v.1 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1 ]
  • 宫内发育迟缓对仔猪小肠基因表达的影响(摘要)(英文)

    陈荣军;高运苓;孔祥峰;潘杰;李铁军;印遇龙;

    [目的]比较宫内发育迟缓(IUGR)仔猪与正常初生重(NBW)仔猪粘膜中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其与生长性能的关系。[方法]根据仔猪体重,于同一批21日龄的哺乳三元仔猪(杜×长×大)中随机选取8头,包括4头体重为(1503±310)g的NBW仔猪和4头体重为(806±35)g的IUGR仔猪。宰杀,取小肠,基因芯片筛选差异基因,然后通过RT-PCR从基因水平验证。[结果]与NBW仔猪相比,IUGR仔猪小肠粘膜中有156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其中61个基因表达下调,95个基因表达上调。上调的基因包括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酯酶、肌球蛋白、肌钙蛋白、热应激蛋白、金属硫蛋白、精氨酸升压素诱导因子1、核糖体蛋白L6、抗凋亡转录因子、肌酸激酶、甘露糖苷酶、溶菌酶、雌酮、尿酸转运通道蛋白、吡咯啉-5-羧酸还原酶及腺嘌呤磷核基转移酶等基因。下调的基因包括蛋白激酶、花生四烯酸盐12脂氧合酶、转录因子A、GTP-GDP促解离因子1、丝氨酸或(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胎球蛋白、多帖醇磷酸甘露糖合成酶、载脂蛋白H、精氨基琥珀酸合成酶、铁调节转运体、α-2-巨球蛋白、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巯基转移酶及鸟苷酸转移蛋白2等基因。[结论]宫内发育迟缓导致仔猪小肠中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改变,这为早期干预生长发育落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9年Z1期 v.1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畜禽生理变化

  • 动物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污染的检测( 摘要)(英文)

    赵俊;王兴满;胡勇;陈敬贤;王明丽;

    [目的]建立检测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同时应用 DNA 荧光染色法和 PCR 法对实验室中25 种细胞株进行检测。DNA 荧光染色利用荧光染剂 Hoechst33258 检测支原体污染,其原理为: 染色剂会结合到DNA A - T 富含区域,因为支原体A - T 含量较高( 55% ~80%) ,所以可将其染色而检测。用Hoechst33258 荧光染色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无支原体污染的细胞只有细胞核显色。而有支原体污染的细胞,在细胞核外与细胞核表面会出现蓝色荧光小点或丝状点,其形状一致,这与细胞残片染成不规则点状物不同。PCR 法检测支原体: 先采用酚氯仿法提取标本 DNA,再从 6 种常见污染细胞的支原体16sRNA 中选择2 段高度保守的核酸序列作为引物,引物 A: 5'-GGCGAATGGGTGAGTAACACG-3',引物 B: 5'-CGGATAACGCTTGCGACCTATG-3'。利用建立的 PCR 反应体系和条件,对已知被支原体污染的 Vero 细胞和未被支原体污染的 HF 细胞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检测仪观察并用凝胶成像系统照相。[结果]在25 种动物细胞中,DNA 荧光染色法检出6 株( 24%) 为阳性,4 株( 16%) 为可疑阳性,而 PCR 法检出 9 株( 36%) 为阳性。对比两种方法发现: 采用DNA 荧光染色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细胞样品,用 PCR 检测结果也是阳性; 而采用 DNA 荧光染色法检测,结果为可疑阳性的,采用PCR 法检测,结果可能是阳性。[结论]DNA 荧光染色法检测支原体虽然简便易行,但有时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假阳性主要由于细胞碎片染色被误认为是支原体染色所致,而假阴性可能由于支原体污染较轻而 DNA 荧光染色灵敏度不高所导致。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学研究室建立的 PCR 反应体系和条件,能扩增常见污染细胞的支原体,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但其成本较高。通过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为佳,首先,采用 DNA 荧光染色法对其进行检测,然后再对结果为可疑阳性的再进行 PCR 检测,这样不但可以使阳性率显著提高,同时也可以节约成本。

    2009年Z1期 v.1 4-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4 ]
  • 基于16S RNA序列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回肠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英文)

    王升平;柏美娟;孔祥峰;吴信;黄瑞林;李铁军;印遇龙;

    定居在仔猪小肠(特别是回肠)的微生物群落对保持宿主健康非常重要。为了解断奶应激对仔猪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对16SRNA进行测序,用DOTUR软件分析了21日龄和28日龄哺乳仔猪以及28日龄断奶仔猪的回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仔猪回肠微生物群落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组成;分别从21日龄哺乳仔猪、28日龄哺乳仔猪和28日龄断奶仔猪回肠食糜中获得171个(40个分类单元)、194个(61个分类单元)和171个(56个分类单元)克隆;21日龄哺乳仔猪回肠中,主要是乳酸杆菌属细菌(87.7%),其次是链球菌属细菌(3.5%),其中在乳酸杆菌属中,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和粘膜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cosae)分别占41.5%、19.3%、12.3%、9.4%和4.7%;在28日龄哺乳仔猪回肠中,乳酸杆菌属细菌比例降低为71.1%,链球菌属细菌比例迅速升高至21.1%;在28日龄断奶仔猪回肠中,乳酸杆菌属和链球菌属细菌依然最多,分别占52.0%和26.3%,其中在乳酸杆菌属中,食淀粉乳杆菌(31.6%)和罗伊氏乳杆菌(16.4%)是最多的2个种。因此,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回肠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微生物群落构成有显著变化。这有利于充分了解断奶对仔猪回肠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便于运用某些营养学手段减弱断奶对仔猪的影响。

    2009年Z1期 v.1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0 ]

其他

  • 我国山区草地资源人口容量分析(英文)

    鲍文;

    <正>1我国山区草地资源分析1.1我国山区草地面积分析预测按照有关资料,对全国山区可利用草地面积及其构成分析预测见表1。各个山区人工草地发展比重难以进行有效的区分,因此,笔者在各个山区均参照全国比重计算。1.2中国山区草地质量分析预测按照《全国草地生态建设规划》,结合《全国草原监测报告2007》,2007年我国草地生态环境还呈现整体恶化、局部改善的状况,到2010年山区天然草地生产

    2009年Z1期 v.1 7-1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动物营养

  • 饲粮中添加蜂花粉对猪肉系水力的影响(摘要)(英文)

    王启发;王中才;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蜂花粉对杜×长×大生长肥育猪猪肉系水力的影响,以期找到最佳的添加比例。[方法]选取80头体重1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实验期120d(预饲期5d,记入实验期内)。实验全期不换料,猪只自由取食和饮水,宰前24h禁食不禁水。使用玉米-豆粕型作为基础饲粮,第1组为不添加蜂花粉的对照组,第2、3、4、5组分别为添加1%、3%、5%、7%蜂花粉的实验组。屠宰后取眼肌,分别采用快速滤纸法、滴水损失法、烹饪损失法和拿破率测定法4种方法测定其系水力。[结果]随着蜂花粉添加比例的增加,猪肉系水力呈现先优后劣的变化趋势。其中饲粮中添加5%的蜂花粉能够显著降低猪肉的滴水损失和纸测的系水力,而对烹饪损失和拿破率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在猪基础饲料中添加蜂花粉,特别是添加5%和7%蜂花粉的猪能够提前达到目前国际上所普遍采用的屠宰适重(110kg),可以提前出栏,比国家标准提前15d左右。这是因为花粉中含有合成乙酰胆碱的原料胆碱以及乙酰胆碱合成酶,能够催化原料胆碱和乙酰辅酶形成乙酰胆碱,从而刺激神经,使肠道活动增强,更好的发挥吸收功能。[结论]饲粮中添加蜂花粉可有效改善杜×长×大生长肥育猪肉系水力,其添加比例以饲粮总量的5%为宜。

    2009年Z1期 v.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不同植物激素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摘要)(英文)

    焦德志;龚孟;潘学岩;朱蕾;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及浓度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GA3和NAA用少量的乙醇助溶,用蒸馏水分别配成浓度为100、300和600μg/g的溶液;将6-BA和2,4-D分别用少量的盐酸和乙醇助溶后,用蒸馏水配成浓度为25、50和75μg/g的溶液。然后,将消毒的羊草种子放在直径为11cm铺有单层滤纸的玻璃培养皿内,每种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发芽温度16/24℃,12/12h黑暗和光照,光照强度为54μmol/(m2·s),实验时间为35d,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植物激素GA3和6-BA对羊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100、300μg/g的GA3或25μg/g6-BA对羊草种子的最终发芽率表现为促进作用,总体效果为GA3>6-BA;而当GA3浓度为600μg/g或6-BA浓度大于50μg/g时,羊草种子的发芽率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任意浓度的NAA和2,4-D对羊草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比较大。在种子萌发初期,NAA对羊草种子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第10~35天时,低浓度NAA和2,4-D对羊草种子萌发略有促进,而高浓度则显著抑制。100、300和600μg/gNAA处理的羊草种子最终发芽率均低于对照,超过300μg/g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显著受到抑制,600μg/gNAA处理的发芽率仅为5.2%,比对照降低了30%左右。25、50μg/g2,4-D处理的羊草种子最终发芽率均低于对照,75μg/g处理的羊草种子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发芽率仅为4.3%,比对照降低了30%左右。此外,NAA和2,4-D对羊草种子播种后的初始萌发时间影响很大,对照为3d,100和300μg/gNAA处理的种子为5d,而600μg/gNAA处理的种子为30d。25、50μg/g2,4-D处理的种子为5d,而75μg/g处理的为24d。GA3和6-BA处理均能显著促进羊草幼苗的生长,总体效果为GA3>6-BA,NAA和2,4-D对幼苗生长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整个过程中,幼苗生长速度缓慢。幼苗开始略有生长,后期则生长缓慢,直至死亡。[结论]不同植物激素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2009年Z1期 v.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9 ]
  • 国内外苜蓿品种性状分析与评价(英文)

    耿慧;徐安凯;刘卓;金春花;庞建国;王志锋;

    选用国内外17个苜蓿品种,2006~2008年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连续3年进行田间调查和实验室分析。主要的调查项目有:鲜草产量、株高、枝条密度、枝条直径、叶茎比、生长速度、再生速度、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和粗纤维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性状进行分析以及品种评价。10个主要性状可以概括为5个因子,按因子方差贡献大小排列依次为:生长因子、品质因子、茎叶因子、株型因子、产量因子。在育种过程中,对这5个主因子及其相关性进行合理选育选择。17个国内外品种被分为5类,国内育成品种表现的共性是:农艺性状较为突出,但品质性状相对较差;美国苜蓿品种表现的共性是品质性状优越,叶茎比值高、叶片数多,但农艺性状相对较差;而欧洲苜蓿品种表现出的共性是:农艺与品质性状居中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不甚突出,枝条密度大,但茎秆纤细。同时在聚类图中可以看出,17个苜蓿品种在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009年Z1期 v.1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精氨酸调控仔猪断奶应激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英文)

    王文策;耿梅梅;李铁军;孔祥峰;褚武英;顾婉婷;潘杰;傅德志;冯泽猛;杨焕胜;黄瑞林;印遇龙;

    精氨酸是仔猪生长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精氨酸不足可能是限制哺乳仔猪获得最佳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选用12头21日龄体重相近的三元杂交(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6个重复。试验组日粮中添加6.0g/kg的精氨酸饲喂至28日龄,对照组日粮中添加12.3g/kg的丙氨酸饲喂至28日龄,试验期为7d。收集并筛选仔猪空肠粘膜上皮组织样品,然后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筛选缓解断奶应激的相关蛋白,共检测到8个差异蛋白点。其中,与对照组相比,2个差异蛋白上调,6个差异蛋白下调。上调的蛋白包括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因子10、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电子转移黄素蛋白α亚基前体等,下调的蛋白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线粒体ATP合酶、H·转运复合体F1β亚基、肽酰脯氨酰异构酶B前体等。这有助于探讨精氨酸在缓解仔猪断奶应激中的作用机理。

    2009年Z1期 v.1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兽医基础研究

  • 青海省绵羊肺炎支原体的血清学调查(摘要)(英文)

    郭晗;储岳峰;赵萍;高鹏程;贺英;冯晓明;樊祜卿;逯忠新;

    [目的]调查绵羊肺炎支原体(MO)在青海省的流行状况。[方法]利用绵羊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对2006~2008年采自青海各地区的965份绵羊血清和208份山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判定时,阳性对照血清效价在1∶512以上凝集,阴性对照凝集效价小于1∶4,抗原对照无自凝现象的前提下,被检血清效价1∶8以上凝集者判为阳性,效价小于1∶8者判为阴性。[结果]1160份羊血清中阳性数为335份,阳性率为28.8%,说明青海地区MO感染率偏高;绵羊血清阳性率为30.4%,山羊血清阳性率为19.7%,提示绵羊对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易感性要高于山羊;不同地区绵羊的阳性率范围为19.7%~40.2%,山羊阳性率范围为6.6%~22.2%;2006~2008年绵羊的血清阳性率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这表明随着养羊业的发展,养羊数量逐年增加,MO在青海地区日趋流行。从季节上看,冬春季节发病率要高于夏秋季节。可能是由于冬春季节天气比较严寒,羊群多拥挤在一起,接触机会增多所致。[结论]青海地区的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较西部其他地区偏高,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2009年Z1期 v.1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in Some Areas of Anhui Province

    By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 the prevalence of 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 was investigated in part of pig farms in Anhu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this area was 16.6%, and it was higher in sows.

    2009年Z1期 v.1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重组猪α干扰素急性毒性研究(摘要)(英文)

    王兴满;赵俊;李京培;刘伯玉;汤仁树;俞海洋;胡勇;王燕来;王明丽;

    [目的]研究小白鼠体内重组猪α干扰素急性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急性毒性实验原则,将小白鼠分为两大组:腹腔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每组又分高(5.0×105IU/只)、中(2.5×105IU/只)、低(1.25×105IU/只)3个剂量组,同时设正常对照组。给药后连续观察14d,检查死亡只数,并观察各种毒性反应症状以及记录体重变化。试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每只动物各种毒性反应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并从体重、体温、血管指征、眼睑指征、呼吸指征、运动指征、皮肤(包括毛色)、胃肠指征、肌张力、死亡时间和死亡症状等方面对动物进行观察。在试验结束时,取血进行血液学和体内生化指标的测定,然后处死小白鼠对其进行病理解剖。[结果]各组小鼠外部表现及行为特征均正常,体温和体重的变化也在正常范围之内,内脏病理解剖无器官病变情况,血液、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该实验设定的猪α干扰素最高剂量(5.0×105IU/只)及其以下剂量,均对小白鼠无明显毒性作用,可见在临床上应用重组猪α干扰素是安全的。

    2009年Z1期 v.1 38-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 ]

  •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正>1. Manuscript Organization Microsoft word files are required for all manuscripts. Generally, the manuscript should be arranged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s: (1) Title, full name, and institution and address of author, all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2009年Z1期 v.1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下载本期数据